中文 | English
 
  新聞中心
東岳新聞
合作共贏
行業新聞
 
新聞中心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News
 
國際產能合作助強“中國制造”
投稿人:

在前不久李克強總理出訪拉美四國的行程中,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無疑是最大亮點。中國與四國分別達成了產能合作框架協議,推動了包括“兩洋鐵路”“兩洋隧道”在內的重大項目合作,共簽署能源礦產、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等領域合作文件70余項。“拉美國家愿分享中國發展機遇,與中方攜手拓展基礎設施、工業等領域產能合作,推動拉美地區經濟和出口結構多元化,加強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現地區整體發展繁榮。”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執行秘書巴爾塞納這樣說。

西班牙《國家報》評論說:“拉美地區不再僅僅視中國為貿易伙伴,而是將中國視為其發展的主要推動者之一。”

中國發展機遇是什么?推動力來自哪里?國務院日前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從一個關鍵角度給出了答案。這是中國第一次從國家戰略層面描繪建設制造強國的宏偉藍圖,旨在實現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歷史跨越。

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世界主要經濟體紛紛聚焦制造業,提出振興裝備制造業、實行新的工業化發展計劃等。盡管提法不一,但這些國家大都出臺了一系列的制造業發展戰略及規劃。“中國希望借助本次出臺的長期計劃,提高生產效率,實現制造業升級,像發達國家一樣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日本經濟新聞》這樣評價,“中國將舉全國之力強化研發,打造制造強國。”

衡量制造業強國的標準包括擁有雄厚的產業規模、優化的產業結構、良好的質量效益和持續的發展能力,其核心是創新。

創新,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經濟系教授劉芍佳將其表述為“原創力”。劉芍佳說,要成為強國,就需要強大的制造業,就要有制造業的規模、基礎和原創力。他認為,中國制造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具備了規模和體系,現在缺乏的是原創力,一旦原創力能夠發展,那么中國的制造業就會處于成熟的階段。

今后中國制造的主攻方向在于智能制造。工信部正參與國家組織的關于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的研究,預計花三年時間,選擇重點領域,選擇一些地區、行業做試點和示范探索,推進智能制造發展。

“未來十年左右是全球制造業重新布局的時期,人類社會將基本進入智能制造時代。”亞洲制造業協會首席執行官羅軍認為,現在是新一輪產業布局的開始,現在布局是為了未來十年的競爭,中國有后發優勢,要把握機遇,贏得未來。“中國的一大優勢是,中國將是智能制造的最大市場。”他對中國智能制造的前景充滿信心。

中國制造業正在轉型升級,從國際產業鏈的低端向中高端轉移,從提供廉價產品、為他人做嫁衣向生產高附加值產品、引領行業發展轉變。在國際產業合作中,一些中國企業已有能力成為總包商,中國為世界制造的同時,世界也開始為中國制造。

俄羅斯《獨立報》注意到這一趨勢,該報日前刊文說,中國正從出口主導的外向型經濟逐步過渡到內需主導的經濟模式。“出于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考量,中國正通過加大對商品生產的海外投資,使外國廠商‘為中國制造’。這種變化為中國同周邊國家的合作開辟新模式。”

 



                                                                                                                                         來源:環球網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上一篇:創新驅動勾勒中國制造業藍圖
 下一篇:日本《制造業白皮書》強調利用互聯網大數據
關于東岳
公司簡介
經營理念
企業架構
榮譽資質
新聞中心
東岳新聞
合作共贏
行業新聞
產品展示
挖掘機
輪挖機
壓路機
平地機
旋挖機
設備展示
下料成型
焊接
機加工
涂裝
焊接檢驗
噴漆檢驗
尺寸檢驗
招賢納士
人才理念
福利待遇
招聘信息
客戶服務
客戶分布
聯系我們
辦公系統
 
版權所有:江蘇東岳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備案號:蘇ICP備15032773號-1 友情鏈接
 
97在线观视频免费观看,97在线精品视频免费,97在线看视频福利免费